保養的基本邏輯
保養,實在是讓人困擾??
如果你今天是剛開始想要保養的人,
我相信你一定會很疑惑,
保養品到底應該怎麼挑選,
那麼多的品牌,那麼多的種類,
到底要怎麼辦??選擇困難症立刻發作。
但其實,挑選保養品,重點不是在產品上,
而是在你自己身上,所以了解自己的皮膚,
才是真正做好保養的第一步。
肌膚狀況的分類
你是甚麼肌膚??
如果真的要詳細分類,肌膚其實有非常多不同類型與狀況,但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這些細緻的分類對你了解自己的保養狀況,幫助並不是非常大,所以你應該要先知道,肌膚的三大分類
1.油性肌:這種肌膚,基本上全臉都是油,夏天下午一到手指一摸額頭,手都亮亮的,青春期時通常會有比較多的痘痘粉刺問題,但這種膚質年紀越大越吃香,保養越不費力,因為隨著年齡增加,出油量會逐漸減少,反而對肌膚有良好保護效果
2.乾性肌:這種肌膚保養上必須多用心,因為基本上臉的出油非常少,可能偶爾摸一下會覺得好像有點出油,
但整體來說還是滿乾,這種肌膚年輕時可能好一點,
但隨著年紀越來越大,保養就會越來越不容易。
3.混合肌:絕大多數的人,屬於這種類型的肌膚,
也就是皮膚部分出油多,比如額頭跟鼻子,但其他地方就還好,這樣的膚況最常見
4.受損肌:受損肌不是一種皮膚型態,是一種皮膚的狀態,可能油性肌但受損,特別提出來是發現有很多人沒注意到,自己的肌膚狀態可能是在受損狀況。
保養的通則
你應該先有的心理準備
在保養上,很多人一開始犯的錯誤就是,太心急,心中感覺我好像甚麼都需要,美白、抗老等等全部都來,但保養說穿了是一個認識自己肌膚的過程,如果使用的東西太多,你就會無法分清楚到底自己的肌膚需要甚麼?這也是我看到很多保養很多年的朋友,都會有的錯誤,所以如果你今天想要開始保養,請務必掌握一句話,從最簡單必要的開始,一步步認識你的肌膚到底需要甚麼?
所有肌膚型態都需要的保養
那到底要怎麼開始呢?首先請先把握好,不管甚麼肌膚型態都需要的保養核心,不管你以後希望保養加上甚麼功能,這兩大重點會一直不斷伴隨你的保養過程,反覆出現
1.防曬:防曬絕對不是只是防曬傷跟曬黑而已,再目前的研究當中,幾乎所有的肌膚問題,痘痘、泛紅、乾燥等等,都與紫外線高度相關,所以保養的最基礎,就是要防曬,先把傷害肌膚的紫外線擋掉,再來討論後續保養才有意義。
2.保濕:肌膚的水分是否平衡,很大程度決定肌膚的健康程度,如果連保濕都沒有做好,肌膚處於不健康狀態,那你後續做甚麼其他保養,效果都有限,相反的保濕做得好,其實很多人的皮膚外觀就自然漂亮,也未必真的需要其他保養
但說歸說,光把這兩件事情搞定,就已經要花不少心力了,下面就來談談,到底怎麼把這兩件事情做好。
防曬的基本原則
防曬有做好,保養至少做好7成
在保養上,我最常看到大家忽略的就是防曬,許多人花許多錢在保養品上,但卻沒有做防曬,實際上這樣的保養效果真的非常有限,還不如把預算投資在防曬上,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把防曬做好,另外一個我看到的問題,就是很多人的防曬,採取一種信仰式防曬,有做就好、自我安慰,但你的肌膚終究會告訴你,這種安慰是沒有用的,但發現的時候,通常都已經來不及了。那到底要如何做好防曬呢?跟大家好好分析
利用衣物、時間等方法防曬
做好防曬,最直觀的方法,就是盡量減少自己照射到陽光的機會,比如不在上午10點~下午2點間出門,撐傘、穿外套、躲著太陽走,都是很好的方法,但因為每個人的生活狀態不一樣,所以能用的方法不同,但把握一個心態,躲著太陽走,基本上不會有錯,那是不是要買具有防曬效果的衣物,坦白說我不清楚,不是我的專業,只是從目前的新聞上有看到,很多防曬衣物宣稱的效果都並沒有真實呈現,另外一般的衣服,其實效果也還不錯,特別提醒,如果是太陽眼鏡,不要貪便宜,一定要找真的有做紫外線防曬測試並且有報告的,不然不如不要戴。
防曬產品的使用
前面提到的方法,是防止紫外線傷害肌膚最主要的方式,所以不要覺得有擦防曬,想怎麼曬就怎麼曬,不要有這個錯誤的想法啊~~
那防曬產品會用在哪?大多數的狀況下就是臉部,因為身體其他地方,可以利用衣物等遮擋,但如果是臉部大概比較困難,所以防曬產品主要是應用在臉,但防曬產品,絕對不是有擦就好,有沒有擦對?才是決定有沒有做好防曬的關鍵,所以下面來談談,正確使用防曬產品的方法
大量用
防曬產品的用量,其實有國際標準量,所有的防曬產品,上面所標示的係數,都是利用國際標準量來做測試,反過來說,如果沒有在皮膚上用到國際標準量,其實防曬效果是沒有辦法保證的,很多人有個錯誤觀念,比如一個係數50的產品,我用到標準量的一半,應該也有係數25的效果,其實沒有那麼簡單,如果用簡單的數學就可以算出係數,那也不用每個防曬產品都要去做測試,所以請把這種有擦就有效的觀念丟掉,更正為,不用到標準量根本沒效
那標準量是多少呢? 2mg/cm2,換算下來一張臉大概是使用1g的量,這的量只能用在臉,不要擦到脖子去,這樣才足夠,那如果不知道1g怎麼判斷,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防曬用量知多少?
勤補擦
防曬產品從擦上皮膚後,就會開始因為汗水、摩擦等等因素脫落,還有照光後效能也會減弱,所以補擦是很重要的,那補擦頻率是多少呢?答案是1天至少3次,早中晚各一次,如果你一直到下午都不會照到任何太陽,可以早晚即可,如果在外活動,建議2~3小時就需要補擦一次,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防護效果。
這2個原則,是使用防曬最重要的底層核心邏輯,比起去研究甚麼波長、成分,那些都比不上,把這兩個重點做好,研究那麼多,結果擦不夠量、不補擦,請問有啥用?
根據膚質的保濕選擇
保濕的基本概念
相信大家一定常常聽到,保養的基礎是保濕,但聽起來容易,實際上做起來,我發現大家還是有很多誤會的地方,我們根據保濕原理,跟大家簡單說說。
所謂的保濕,其實意思很簡單,就是讓肌膚的角質,維持在適合的水分狀況,太多不好、太少也不行,但要如何達到這件事情,其實科學家也是透過研究肌膚功能,才清楚了解,肌膚到底是如何保濕的??
皮膚擁有自我調控保濕程度的功能,主要就是藉由補水與鎖水這兩個步驟來完成,補水的部分主要是靠NMF(天然保濕因子),而鎖水則是靠皮脂。
所以要調整肌膚的保濕度,也是靠這兩個作用,補水保濕與鎖水保濕,對於大多數肌膚而言,補水保濕都是需要的,但鎖水保濕,要根據自己的肌膚皮脂分泌量,也就是肌膚型態來決定,到底要如何保濕,所以為什麼我常說,保濕中不一定要有乳液、霜等含有油份的產品,因為如果肌膚分泌的很多,那就不需要額外補充,同樣的如果是肌膚油脂分泌不足,但卻整天只擦精華液,也是無法給予肌膚改善的。
保濕常見的錯誤
1.覺得保濕就是皮膚水分越多越好?
當然不是,人的身體講究的是平衡,水分太多皮膚受不了,太少了也不健康,所以千萬不要,無限制的一直在感覺,自己的皮膚保溼不足,我也看過很多案例,拼命用面膜,然後導致水合皮膚炎的案例。
2.所有的保濕產品都要用上,就會很保濕??
我也遇過很多人,感覺化妝水、精華、乳液、乳霜,全部都要用上,這樣才足夠保濕,但實際上不同產品的保濕效果是不同的,具體要如何選擇,要根據膚質狀況判斷,我也遇過很多案例,明明肌膚不需要乳液,然後拼命用,結果皮膚變得狀況更糟
3.不使用保濕產品,拼命擦功效類產品,覺得都有保濕效果??
這也是我遇過很經典的案例,雖然大部分的產品都有一定的保濕能力,但不代表可以替代真正的保濕產品,有些人會覺得,這個抗老精華也有保濕效果,然後就省略了保溼步驟,反而效果出不來,皮膚還變得更糟,當然也有人沒事,這就是基因問題了。
4.沒有根據狀況調整保濕產品
這也是很多人在保濕上常犯的錯誤,決定保濕狀況的兩大因素,天氣跟膚質,隨著天氣變化肌膚出油會不同,應該要根據當時的狀況調整。
油性肌膚的保濕原則
1.如何判斷自己是油性膚質?
挑一天不用出門的日子,然後晚上洗好臉之後,不擦任何東西,隔天起床之後摸摸自己的臉,是不是整張臉任何地方,摸起來都有油脂?看看手指是不是亮亮的?或是用吸油面紙按一下,看看是不是有很多油?如果都是,那基本上是油性膚質的可能性很大。
2.油性肌膚如何保濕?
其實油性肌膚的保濕,是最為簡單的一件事情,因為皮膚分泌的油脂很多,所以鎖水類的產品,基本上是不需要的,保濕上把握,越簡單越好的原則,找到保濕的最少產品,基本上應該可以保養的不錯。舉個例子來說,假設判斷肌膚屬於油性肌膚,那我會先試看看,用化妝水夠保濕嗎?不夠再用精華,這樣一步步加上去,找到最少的保養步驟就可以了。
3.如何判斷保濕有效??
通常,保濕是否有足夠,用感覺肌膚是否不緊繃,摸起來是否水分充足等方式,可以做基本判斷,另外一個方法則是,利用隔天早上起床後的油脂分泌量對比,就會知道到底保濕是否有效,如果有效,油脂分泌量應該會比甚麼都沒擦,分泌的還要少,但請務必注意,不管怎麼保濕都不會讓油脂消失,請不要覺得隔天起床臉有油就代表保濕不好,只有相比於都不擦,皮脂分泌有下降,那基本上都有達到一定的保濕效果。
混合性肌膚的保養原則
1.如何判斷自己屬於混合性膚質?
最典型的狀況,就是整張臉,會有部分出油比較多,另一部分出油比較少,多數人來說,額頭+鼻子 (T字部位),通常是油脂分泌比較旺盛的地方
2.混合性肌膚如何保濕?
這類型肌膚最常見,但很有趣的是,反而大部分的人不知道要如何保濕,我最常聽的困擾是,這些產品我用了,覺得額頭或鼻子好油,但如果不用,我又覺得臉頰有點乾燥。其實,解決問題的核心方法,就是分區保養。也就是全臉都使用補水類的產品(化妝水、精華液等),然後出油比較旺盛的地方,局部使用乳液、霜就可以,這樣就可以出油的地方不油,偏乾的部分也能得到足夠的滋潤。
3.如何判斷保濕有效?
通常,可以用隔天起床的皮膚狀態,來評估保濕能力是否足夠,比如隔天起床,摸摸看自己的肌膚,是否柔嫩感覺充滿水分,容易出油的地方,是否相對於沒有使用產品,出油是否有變少,請務必注意,不管怎麼保濕都不會讓油脂消失,請不要覺得隔天起床臉有油就代表保濕不好,只有相比於都不擦,皮脂分泌有下降,那基本上都有達到一定的保濕效果。
乾性膚質的保養原則
1.如何判斷自己是乾性膚質?
基本上如果是乾性膚質,判斷不出來的可能性很低,基本上就是全臉不太出油,並且如果保養沒有做好,在換季時容易出現乾癢等問題,冬天除了肌膚乾燥,甚至可能會有脫屑等現象,基本上就是乾性膚質。
2.乾性肌膚應該如何保濕?
因為這類型肌膚,本身皮脂分泌量不足,所以除了補水保濕以外,鎖水是非常重要的關鍵,我看過很多乾性肌膚,整天在那裏討論哪款精華液保濕,但實際上更應該注意的,是哪款乳霜或油更適合自己的肌膚,我不是說精華液的保濕效果不重要,而是你再怎麼挑,對於乾性肌膚而言,都不是能夠保濕的關鍵因素。
3.如何判斷保濕有效?
判斷方法其實都相同,都是以隔天起床的皮膚狀況來評估,不過乾性肌膚狀況特別一點,是不是真的能維持到隔天依舊保有水潤,可能要藉由調整用量來多評估幾次,因為每個人的乾燥程度是有差異的。
總結
保養不是公式
我遇過非常多人,有心想要保養,但卻把保養理解成為一種公式,我一定要用或不用甚麼,這種想法都是錯誤的,保養是一種理解自己肌膚狀況的過程,沒有一定要用的東西,也沒有甚麼東西不要用的道理。
所以如果可以不瞭解你的膚況,然後單純從年紀、自稱油痘肌等非常少數的資訊,就可以提供你護膚建議,大概是騙子的機會比較大,當然我也遇過,死都不願意提供資訊,就希望你占卜般的提供保養建議,如果是這樣,我也希望我我占卜的對......
所以,要做好保養,請問問自己,你有了解你的肌膚嗎?
你知道自己的肌膚需要甚麼嗎?
還是永遠都聽說這個好,買這個,
然後花了一大堆錢,但都覺得可有可無呢?
這是產品的問題,還是你自己的問題呢?
皮膚有很多類型
我們在這邊提到了3種最常見的皮膚狀況,我相信80%的人應該都可以歸類在這3種當中,但每種膚況如果仔細分析,其實都有細微的區別,保養上也許也都要微調。
除此之外,天氣、環境、身體因素等等多方原因,也都要考量,所以請不要以為保養就是一刀切,保養沒有效就是沒有找到好產品,更多時候,是你沒有得到好的建議,也不夠了解自己的肌膚。
配方師最後的碎碎念......
可以不要來找我占卜嗎?
報個年紀就覺得我應該知道如何保養?
我不會知道歐,如果沒耐心就去找可以知道的人吧~
我是專業配方師,不是專業占卜師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