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稱磚家的人,到底設了多少騙局

今天有位朋友詢問,有關配方師特調防曬,所使用的三種防曬成分,
他在網路上搜尋,結果發現有人寫,這些成分好危險,好可怕!!
我真的要笑死,這些網路磚家,整天就只會寫些廢文恐嚇消費者,
背後的目的我看不是為了推產品,就是半懂不懂,然後裝得很懂吧~
在文章裡面寫些專業名詞,讓人覺得好專業,但這是真的嗎??

防曬成分的挑選?

在配方設計,防曬成分的挑選,其實主要在意三件事情,安全、有效、穩定,
安全:就是指成分對人體的危害程度
有效:是否能廣譜的、有效的阻止紫外線的傷害
穩定:是否能穩定地發揮效果,並且配方穩定
今天就分成這三方面,跟大家聊聊。

有關防曬成分的安全?

安全是科學,不是幻想!!

防曬成分使用於人體是否安全?
並不是甚麼假磚家隨口一說,
就可以確定的事情,
必須經由各種各樣的實驗確認,
才可以知道成分的危害,
哪像這些磚家,跟占卜似的,
隨便就可以知道成分有沒有危害?
我家巷口的算命仙都沒那麼鐵口直斷,
不過大家可以放心,基本上法規通過,
可以使用在化妝品的防曬成分,
依目前的證據看起來,並沒有危害人體的疑慮,
如果有興趣,可以到以下國家機構,
來作成分的查詢,都有厚厚的報告給大家看,

歐盟 SCCS
https://reurl.cc/AjkRkZ

美國  CIR
http://ccinfoweb.ccohs.ca/rtecs/search.html

其他還有PubChem、TOXNET information等平台,
都有相關的研究可以查詢,
不過都是英文,而且都是科學文獻,
能否看懂我就不敢保證了,
但只要法規可以用的,基本上就可以放心。


我選的成分安全嗎?

選到不安全的比安全的更難!!

實在是受夠這些造謠網紅,
法規規定得清清楚楚,
並不是想選擇甚麼就選甚麼
法規就規定在那,
這些磚家到底在胡扯甚麼?
配方師特調防曬,使用的防曬成分為
Octyl methoxycinnamate
Butyl Methoxydibenzoylmethane
Octocrylene
根據統計,是全球最常用的防曬成分前五名,
我就問,到底是多不安全?
那麼不安全,請問全球的配方研究者,
都吃屎去了?一個不知到哪裡來的磚家,
都可以寫一大篇的垃圾,
全球專門作配方研究的人,不知道??
到底是我太傻,還是磚家覺得消費者很好騙?
全球前5大防曬成分的統計資料,是根據1號文獻,
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

那我為什麼挑這三個?
原因很簡單,因為測試出來最有效,
防曬有沒有效果,主要看幾個數值,
防曬係數與臨界波長,
防曬係數是台灣法規規定最高上限,
臨界波長 380nm,
我不敢說最屌,但很夠用了
另外,請不要懷疑數據,
正規廠商都是要申請特定用途化妝品 (2024/7/1廢止)
有申請過好嗎!!!

那些網紅那麼厲害,怎麼不做一個出來看看,連個防曬產品都不會做,對成分倒是滿能品頭論足的,你也信?

我選的成分不能加在一起??

連個產品都不會設計,說得準?

然後,假磚家繼續說,這些防曬成分不能加在一起,
會讓彼此降解,好可怕的,然後指出上麗、寶拉、露得清都有這樣搭配,喔!是歐,所以就你那麼懂,這些大品牌都不懂??

難不成全世界就磚家最聰明,知道這些成分不能加一起?
大牌子都智障?都不知道?平心而論,在一些研究中確實顯示,avobenzone 光穩定性比較差,但都可以利用配方手段來解決,例如我採用的包覆技術,也有人會利用光穩定劑、抗氧化劑等,來解決相關的問題,如果真的那麼不穩定,誰會用它??請磚家不要不懂配方,來胡說八道好嗎?
以你的程度沒辦法解決的,對於我們這些配方研究者而言,並不是太難的問題歐~~

至於穩定,我相信大家不是太關注,這大概是研發人員會在意,也就是上市之後會不會突然產品有變化,但大家拿到手上的,基本上都確認過,所以,放心大膽的用吧!!這些細節是配方研究者要考慮的,你只要挑到你喜歡用的就好啦,不用瞎擔心~~


也許是好心,但辦的是壞事

一知半解,比不了解還恐怖

至於這些網路上的磚家,寫這些文章背後的目的,我無從猜測,也許只是熱心與好心,但如果對於一件事情並不完整了解,以自己一知半解的概念傳播錯誤資訊,這樣難道就有比較好嗎??

化妝品科學是一門嚴謹的學問,背後有許多不同領域的科學家,不斷的努力並確認,而這些似是而非的消息,只是抹煞這些科學家的苦心而已,也許很多事情只是不經意,
但言語本身就很有力量,希望這些磚家,可以好好思考

我有分享的權力??

我最近看到最奇葩的一句話,就是一個網路名嘴胡說八道,然後被人家指出錯誤,名嘴竟然說,我只是說我聽說的啊!你有說的權力,資訊的真假你不會自己確認?我滿頭問號??散布假資訊還有理了耶!!

如果這些磚家真的那麼想分享化妝品專業知識,建議先讀個化妝品研究相關科系,然後再到化妝品行業研發至少當個3年,有一點基本知識再來寫會比較好,不然東漏西漏,其實不是沒人看的出來,當然也許更惡劣的磚家是想利用,假裝自己很專業來恐嚇大眾,來達到恐懼行銷+業配的目的,背後的動機到底是甚麼?我實在不得而知,但認真的請求,請不要隨意汙衊這些盡心盡力的科學家,以及兢兢業業的研究者。

參考文獻

Advances and controversies in studying sunscreen delivery and toxicity. 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 153 (2020) 72–86